close

銀行在想的區塊鏈,和你不一樣

如果你目前所知的區塊鏈是一本公開的帳本、人人可以參與記帳(挖礦),而且還有挖礦獎勵機制吸引你加入,那麼你和銀行在說的區塊鏈是兩件事情。

 

金融機構不太關心比特幣

這次活動最大的心得是發現金融機構幾乎不關心目前數位貨幣市值最高的比特幣、以太坊發展,頂多就是講者順手查一下比特幣的即時價格,幾秒鐘就帶過。

金融機構不關心比特幣的原因顯而易見,因為比特幣只提供「交易即清算」功能,對金融機構的轉帳業務是競爭關係而沒有合作空間。之前我有說過比特幣目前正面臨交易速度不足的問題,別說滿足金融機構的需求,把比特幣用在日常交易就已經導致手續費過高,而不適合拿來買蛋糕。

金融機構也不可能購置礦機挖礦來獲取比特幣,也不會加入比特幣開發團隊一起擴增比特幣區塊鏈功能。因此比特幣對金融機構來說,比較像是拿來觀察區塊鏈市場的風向標,而不會有實質的合作。

另外,我說過以太坊就像是 Android 手機作業系統,讓企業可以基於以太坊來開發自己的分散式應用(DApps)。但是以太坊目前還在開發階段,處理速度無法滿足金融機構每秒數千筆交易的需求之外,金融機構的交易也不適合以太坊上人人都可以參與記帳(挖礦)的公共鏈(Public blockchain)模式。

銀行所謂的區塊鏈:私有鏈

許多銀行目前採用的是針對金融需求所設計的私有鏈(Private blockchain)例如 Corda。公共鏈注重匿名性與去中心化,而私有鏈注重運作效率且往往是實名制,需要被邀請才能加入。

這些針對產業的效率需求所設計的私有鏈,和我們原本認知的公共鏈(比特幣、以太坊)在運作上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又不完全一樣。

例如私有鏈因為不需要設計獎勵機制來吸引更多人加入,也就沒有像比特幣一樣的採礦機制和礦工角色。私有鏈的記帳不一定是人人都可以參與,而且達成共識寫入帳本的門檻可能不是多數決,而是一開始就預先指定好誰有資格驗證交易。

這和比特幣、以太坊的公共鏈設計完全不同,公共鏈的特色是人人都可以驗證交易、查閱帳本,但難免就會有不懷好意的人沒有老實工作,因此才需要設計諸如工作量證明(POW)、權益證明(POS)的機制來防止帳本被惡意篡改。

但同樣這個信任問題在銀行之間就不存在。這是因為私有鏈的成員(例如銀行)通常都是有頭有臉的組織機構,因此在交易驗證的設計上,既然沒有一大群不認識、不知道是否可信且與該交易無關的驗證者,就可以修正原本會拖慢交易效率的驗證機制,而可以直接信任被邀請進來的所有人,並從提升運作效率的角度切入解決目前的金融問題。

但老實說,銀行目前還沒想到手上有哪個業務是非得用區塊鏈不可,而是用了有加分。

加分而非必須

當天講者調查聽眾對區塊鏈的認知程度,知道和不知道區塊鏈的人各佔一半。而與會的金融機構多少都有在進行實驗性質的專案,但這些專案的目的是「了解區塊鏈技術」,並找到與區塊鏈相輔相成的機會。

可以看出來區塊鏈在知識的普及和實際應用上,其實都還處在非常早期相互認識的階段。如果哪個領域用上區塊鏈技術,通常是加分的效果而不是必須或完全取代。

另一方面,整場活動可以看到中心化組織(例如銀行)試圖摸索出一條和去中心化的技術(例如區塊鏈)並行不悖的共存路線,其實和你我在瞭解區塊鏈並思考如何和自己的工作結合是非常接近的狀態,並沒有誰遙遙領先而誰遠遠落後。

大家都才剛開始。

文章摘自【區塊勢】https://blocktrend.today/

 

arrow
arrow

    花心大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