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代幣的市場機制,將革新現有商業規則


前天寄信後的一小時內,比特幣價格就漲到一萬元美金,是歷史性的一刻。比特幣是一套透過軟體發行的數位貨幣,因為沒有中央銀行管理也沒有國界限制,所以可以解決貨幣發行機構不可靠、跨國交易的問題。

例如辛巴威央行就是一個不可靠的例子。央行發行大量鈔票,但一張面額一百兆的辛巴威鈔票,實際價值卻不到一美元。數位貨幣在辛巴威就很有發揮空間。換句話說,數位貨幣是把原本由人所操控的貨幣,改由電腦的程式碼來操控,當人不可靠的時候可以公開查閱的程式碼反而可靠得多。

今天我想和你一起思考,數位貨幣(或稱代幣)把實體貨幣數位化之後,還能產生哪些額外的價值,以及對你我生活有什麼影響。今天內容比較長,但我覺得用這篇作為 2017 年的壓軸文章非常適合。我們開始!

法幣基於政策,數位貨幣基於市場機制

實體貨幣和數位貨幣兩者除了形式上的差別之外,另一個顯著的差別是實體貨幣通常是由中央銀行發行,而數位貨幣則是由電腦軟體發行。央行除了發行貨幣之外,也負責調控貨幣的價格。數位貨幣就不一樣了,程式目前只負責發行,但是價格是由市場機制決定。

因為數位貨幣的發行量固定,所以價格是由市場需求來決定。當市場需求越強,在數位貨幣數量供給有限的情況下,貨幣價格就會越高。回過頭來看實體貨幣,是根據國家在不同領域的政策共同決定會有多少數量的實體貨幣在市場上流通,而不會單純把貨幣價格交給市場。

這就導致一個很有趣的結果,實體貨幣(或稱法幣)因為必須要保持貨幣的流通性,所以央行不允許價格大起大落。否則在大家都預期未來價格會上漲的情況下,沒有人願意花錢,就會造成通貨緊縮。反向來說,當大家預期貨幣價格會下跌,大家搶著花錢,就會造成通貨膨脹。簡單來說,你明知道手上的東西多年後會很有價值,就不會把他拿來交易,而會當成傳家之寶。

既然能決定數位貨幣價格的因素只有市場機制,也就賦予數位貨幣能做一些不同於實體貨幣的事。

IPO 賣所有權,ICO 賣使用權

我之前舉過珍珠奶茶為例,說明在新台幣、珍珠奶茶之間發行代幣的這個行為就叫做 ICO,但是拿 IPO 發行股票的概念來類比 ICO 發行代幣,不完全正確。因為 ICO 發行的代幣,兼具股票的投資性以及貨幣的實用性。

今天我舉企業運作為例,古時候人類的分工是沒有企業的概念,而是你負責採集食物我負責蓋房子,彼此之間是協作關係為了整個社群的生存。但是當社會越來越大了之後,我蓋的房子不一定是你住,你採集的食物也不一定是給我吃。因此彼此需要有計價的單位(例如貝殼),同時開始發展出企業運作賺錢(或賺貝殼)的雛形。也就是說,企業仰賴提供產品或服務賺錢的概念在這時候才出現,在這之前大家是不計利益的互相幫忙。

進一步資本市場出現後,蓋房子的建設公司可能不再只屬於老闆一人,而是有股權的概念出現。建設公司的投資人並不實際參與蓋房子的工作,而是靠公司賺錢後的分紅作為收入。例如建設公司老闆把公司所有權的 1% 賣給投資人,售價 100 萬。以後公司賺的錢投資人都可以分 1%。換句話說,IPO 是賣企業的部分所有權,股東賺的是公司未來的部分營收。

但是 ICO 所發行的代幣不是賣所有權,而是「使用權」。例如你擁有再多比特幣,你都只是獲得比特幣系統的「使用權」,但你並沒有比特幣系統的「所有權」。況且運行比特幣系統並不會賺錢,賺錢的人是因為他持有代幣且代幣自身的價格上漲。ICO 的代幣除了價格本身會上漲之外,也可以拿來換取服務,因此和 IPO 的股票是有顯著的不同。總結來說 IPO 賣的是所有權,而 ICO 賣的是使用權。

由數位貨幣產生的「重使用權、輕所有權」概念,正好非常符合共享經濟的模式。

共享經濟:重使用權、輕所有權

我們日常生活中「重使用權、輕所有權」的簡單例子是湯姆熊,你是買代幣來換取遊戲機台一段時間的使用權,但不需要擁有遊戲機台也不需要成為湯姆熊的股東。如果你是湯姆熊股東,反而還不能拿股票直接來玩遊戲,而是必須要先確定股票已經可以交易,並把股票拿到交易所換成現金,才拿來買換成代幣玩遊戲。

同樣講究使用權的是共享經濟,共享經濟的代表企業 Uber 賣的是車子一段時間的使用權。同一個時段在你周遭的 Uber 司機數量有限,因此每當下雨天搭車需求提升的時候,車資就會上漲數倍。但是,乘客目前無法確認 Uber App 上寫的 2 倍車資究竟是真的車子供不應求,還是只要每逢下雨就漲價。

區塊鏈在這種情況就有切入點,乘車服務可以不需要 Uber 公司來決定價格,而只需要發行「乘車幣」。乘車幣在發行(ICO)後隨時都可以在交易所上買到,平台只需要負責媒合乘客和司機,但是車資的高低是由市場控制。例如下雨天時,乘車幣在交易所上的價格就會上漲,這也就是漲價的意思。當然,也有一些投資客他自己本身並沒有搭車需求,卻也買了乘車幣作為買低賣高的投資品。

買賣的一來一回之間,除了可以交由市場自動決定目前乘車服務價值多少錢之外,或許也可以不需要有 Uber 公司提供集中式的服務或信任。反而是媒合平台可能在媒合成功之後,會收取一部分的手續費。至於由誰來發行乘車幣,就看誰有興趣建立這樣的市場。發行方在發行時公開的保留一部分乘車幣,當乘車服務的需求越大,乘車幣也會越來越有價值,就像是現在比特幣升破一萬美金一樣,這就是乘車幣發行方的主要收入來源了。

你得重新思考數位貨幣的世界

到目前為止,你會發現一開始我們只覺得實體貨幣和數位貨幣只有形式上的差別,本質上可能運作邏輯還是差不多的。

但是,這篇文章我想告訴你的是代幣因為價格是由市場供需決定,運作邏輯完全不同於實體貨幣。因此我們得再次思考自己已經熟悉的生活,在未來會如何被數位貨幣重新定義。而其中共享經濟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arrow
arrow

    花心大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